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,我市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,以创新自信为基石,深化科技合作,着力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“两张皮”难题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,为提升产业附加值、迈向中高端提供强劲动力。
近日,记者走进江西鼎华芯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只见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。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企业,在集成电路封装材料领域成绩斐然,已成长为行业领先的供应商。其产品涵盖陶瓷基板、IC封装载板等,广泛应用于汽车、5G通信等领域,月产10万平方米印制电路板(PCB)、3万平方米柔性电路板(FPC),年产值可达8.2亿元,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科技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在工艺革新方面,公司在原有DPC工艺基础上,在国内率先研发出DMB技术(陶瓷基板金属间隔技术)并全面应用。“DMB技术极大简化了传统工序,生产效率提升50%以上,原材料成本降低80%以上,适用材料广泛,且焊接温度低于300℃,显著降低了能耗。”公司陶瓷事业部负责人覃静介绍道。
展开剩余57%在陶瓷基板技术方面,公司产品绝缘性优良、热膨胀性能佳、导热性高且载流能力强,多项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如陶瓷基板磁控溅射薄膜附着力技术。其自主研发的封装增层式载板制造技术也潜力巨大,有望成为全球第四种载板生产技术。凭借强大创新实力,公司已申请专利252项,其中93项已获授权,并入选2025年度省级“海智计划”工作站。“科技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,它让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、质量为先的理念,不断提升实力。”公司管理部总监刘新冉表示。
在乐安县前坪工业区,江西京磁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同样闪耀着创新光芒。该公司从签约到投产仅用四个多月,其研发的各类雾化制粉生产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磁粉芯包覆技术、磁集成元器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,产品在储能、车载、光伏、充电桩等领域广受好评。
“创新是新材料企业的生命线,只有紧跟市场持续创新,才能实现长远发展。”基于此理念,京磁新能源组建了高素质研发团队,布局磁性元器件全产业链,成功打造了从金属粉末制造到磁芯,再到元器件成品的全流程生产线,填补了全市乃至全省在该领域的空白。
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,可见公司对生产流程的精益优化和设备精度的严格把控,从原材料预处理到成型、加工、检测,每道工序都确保产品的稳定可靠。公司总经理张耿杰展示两款产品并介绍道:“这是我们的传统铁硅产品,应用了今年上半年研发的最新技术。其性能基本可替代铁镍产品,而铁镍材料成本是铁硅的十倍以上。新技术使产品利润率翻倍,预计公司今年年产值将突破4亿元。”
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,从“老树发新芽”到“幼苗成大树”,我市越来越多市场主体正通过技术研发、精益管理、设备更新、模式创新的深度融合,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奋勇前行,让“科技之花”结出丰硕“产业之果”,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。
发布于:北京市靠谱的股票推荐平台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